?
全球每10臺空調中,有7臺溫度傳感器來自這里,國內每10臺新能源汽車有6臺智能熱管理系統由這里研制;4G時代,這里的光收發模塊出貨量位居全球前三; 這里誕生了中國激光行業史上50多項“第一”,成就的取得來自10000多個客戶現場的經驗累積……
這是“隱”于光谷的華工科技,20年前初創時還只是年銷售額不足8000萬的校辦企業,現在早已“逆襲”成國家創新型企業、業內知名上市公司,連續數年銷售規模、凈利潤平均增長率在35%以上,截至今年9月,華工科技實現銷售收入41億元,同比增長23%。
“無論是傳感器技術還是激光技術,都是使能技術,看似離老百姓的生活遠,事實上一直發揮著‘隱形的作用’“,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這樣介紹說。
在一張薄如蟬翼的手機面板上,利用華工科技研制的超快激光器產生的激光束可以穿透的孔精細到插不進一根頭發,即便是藍寶石類易碎材料,也可瞬間完成無裂切割;采用激光拼焊技術,車身零件數量約減少25%,車身減重20%以上。而汽車重量每減少50公斤,每升燃油可多開2公里;切割頭在機械手靈活帶動下,一件汽車B柱50秒內完成切割;常見的5.5寸手機顯示屏,通過激光全自動異形切割機,8秒一體成型切割完成;遠程遙控家中空調,打開家門迎接我們的便是愜意的涼爽,寒冬中啟動汽車,10秒內汽車空調開始穩定供暖,從家用電器到智能家居再到新能源汽車,華工科技研制的小小傳感器支撐起人們對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受制于人,“逼”上創新路
華工科技的科技創新成果有目共睹。
我國首個半導體激光器芯片、首臺高性能光纖激光器,首套工業級紫外激光器、首套激光三維遠程焊接系統、首套激光拼焊設備、首條汽車白車身激光自動化焊接產線、首套全自動激光切管機、首條新能源汽車全鋁車身自動化焊接產線……
一套汽車車身激光焊接裝備,1分鐘焊接一輛汽車車頂;工業級紫外激光器終結了中國在此領域研究了30年無法產業化的歷史;高性能光纖激光器一上市,國外同類產品價格應聲下降50%……
更為可貴的是,在與國際巨頭的短兵相接中,華工科技打破壟斷,多次擊敗對手,代表國家實力站到了世界激光舞臺的中央。
其實,華工科技也并非一開始就擁有今天這般創新能力。
1999年,華中科技大學的4家校辦企業重組為華工科技,并于次年上市,成為國內激光“第一股”?!氨持币慌_臺激光打標機,華工科技開始闖天下了。
當年,激光對國內很多人而言還很神秘,專業人士卻對其技術含量如何心知肚明。
“技術上受制于人?!瘪R新強回憶說,一臺激光打標機,公司需花10萬元從美國購買激光器等核心設備,組裝集成后15萬元出售。因為,一臺國外原裝設備也只要17萬元。包括6年前,公司從國外買了臺10000瓦光纖激光器,就要6、700萬,我們去年推出的12000瓦的成套設備還不到400萬。
而彼時,激光應用日漸廣泛——能切割、能實現光通信、能全息成像,航空航天、汽車、船舶、鋼鐵、消費電子等領域開始出現激光身影。
有著高校背景的華工科技深知,掌握技術制高點,缺少創新能力的“基因”才能得到改變。
當時,國外激光技術領先中國20年。華工科技將目光瞄向了聯手國外激光企業。2000年,華工科技收購國際著名的激光切割機制造商澳大利亞ACS公司。2005年,華工科技國產化的國內首套數控激光切割機出口北美。
嘗到了整合全球資源的甜頭,華工科技開放創新的腳步加快了:與多倫多大學建立北美固體激光器研發中心,現在已推出代表國內最高水平的35W飛秒激光器,精度可達頭發絲直徑的五百分之一,未來在OLED行業、芯片加工、生物醫學領域將大有用武之地;與德國漢堡激光研究所戰略合作,共同開拓全球高端航空造船市場;與全球自動化知名企業羅克韋爾合作,豐富“智能產線”,智能工廠探索實踐,將為武船打造無人化智能工廠。
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是決定整車續航里程和電池壽命的關鍵因素,在國內新能源汽車“星星之火,還未燎原”之際,2011年華工科技即看準先機,率先挺入這片“處女地”,憑借近三十年的PTC芯片技術積累,高舉轉型大旗,從傳統的家電加熱產品轉向新能源汽車加熱領域。 “看準方向,先一步到達”,馬新強這樣總結。
彼時,埃貝赫、偉巴斯特這兩家德國巨頭在汽車加熱領域的壟斷地位不可撼動,華工科技旗下的華工高理雖然在溫度傳感器領域居于絕對領導地位,在汽車行業也積累了很高的美譽度,但在新能源汽車加熱領域卻是一名“小學生”,也是中國企業“第一個吃螃蟹的”。
成功離不開正確的路徑選擇。為了加快研發速度,抓住先機,掌握市場主動權,除了充分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積累,華工科技不拘一格謀創新,以開放的心態在全球范圍內尋求合作共贏,從與對手合作開發,到與客戶聯合開發,到“先試用,后買單”的市場推廣模式,打贏了一場漂亮的“反壟斷”戰役。 2013年,公司在國內首創新能源汽車空調用PTC風加熱系統,成功進入特斯拉和現代全球供應體系。2017年,華工科技研發團隊僅用半年的時間完成國際競爭對手需要兩年才能突破的PTC水加熱系統的開發,用實力奠定與德國兩家家巨頭 “三足鼎立”的全球格局。
深耕5G與新能源迎來收獲期
今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幾天后,數十家機構趕赴華工科技調研,目的很明確,打探這家公司在5G產品上的儲備以及進展。據華工科技此前披露,去年9月,華工科技子公司華工科技獲得首個5G光模塊訂單。從今年5月份開始,產品交付已經開始放量。
據了解,圍繞5G前傳、中傳和回傳網絡建設需求,華工科技重點布局了25G、50G、100G、200G高速率光模塊產品,并提供全套解決方案;同時,公司緊抓數通市場“風口”,推出首款數通高端產品400G QSFP-DD SR8光模塊,解決了在信號完整性、光學、COB關鍵工藝、散熱及可靠性等諸多設計難點;發起設立云嶺光電,向上延伸光通信產業鏈,10G光芯片成功實現量產,25G光芯片及器件已完成優化設計。
“5G和數據中心,是我們公司產品的三個主要應用領域之一,大家都關心的光模塊,我們的市場份額肯定不會比4G的時候低?!瘪R新強介紹。據查詢,在4G建設高峰期,華工科技的光模塊市場占有率超過30%。
光模塊之外,華工科技的高端智能化生產線也在5G時代迎來更多的用武之地?!捌┤缯f柔性屏,這個屏要切割,跟做近視眼睛手術的那個加工精度是差不多的,這就需要用到我們的激光設備,一般的企業他做不了?!瘪R新強自信地說,在掌握高端核心技術之后,高端客戶自然會找上門。
與5G類似但布局更早的,是新能源汽車?!拔覀冏隽思す怃X車身焊接,事實上新能源汽車還需要大量的傳感器,或者是是溫度控制系統,我們的產品在國內,或者說全球,也都是領先的?!瘪R新強介紹。
據了解,和燃油汽車通過發動機的熱量實現取暖不同,由于沒有發動機,新能源汽車的取暖需要用到半導體PVC材料實現送點加熱。
“這個產品我們做出來之后,外界最關心的是我們有沒有給特斯拉供貨,這個我們也披露過是間接供應商?,F在全球也就我們和德國兩家企業在做,國內的自主品牌電動汽車,包括合資品牌的電動汽車,應該有60%,是我們在提供產品?!瘪R新強透露。
在新能源汽車上得到應用的熱傳感器技術,又可以追溯到華工科技在溫度傳感器上的長期“霸主”地位。據查詢,在白色家電領域,華工科技的傳感器產品長期占據著超過七成的全球市場份額,客戶包括格力、美的、三星等巨頭。